首页 > 所有文章 > 行业 >文章详情

5月17日前后,将有大事发生?15个让你快速了解的迷思揭秘

来源: 博闻财经 编辑: 饮霜 时间:2024-05-16 06:08:43 浏览量:1298

```html

今天(5月15日)早上,央行发布了每月最重要的一次公开市场操作公告,传递了本月大概率不会降息的信号:

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的利率为2.5%,7天逆回购的利率为1.8%,都保持不变。

美联储态度

就在今天MLF利率发布之前10来个小时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,需要保持耐心,等待“高利率抑制通胀”的更多证据。他同时表示,下一步行动不太可能是加息,更有可能将政策利率维持在现有水平。

也就是说,美联储暂不加息,更不会降息。

中国利率趋势

在中美利率倒挂,10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200个基点的情况下,中国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,也暂时不会降息。

不过,“430政治局会议”也表示:“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,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,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。”

经济预测

在经济依然偏弱、楼市低迷的情况下,短期内大概率会出台逆周期调控措施,继续降准就成为首要选项。

所以,短期的选项就剩下了降准。

专题分析

超长期特别国债,大家比较关心,我简单分析一下。

长期国债,顾名思义是期限长。拉长期限,可以降低利率。超长国债分成20年、30年和50年期,今年发行的1万亿,从5月17日首发到11月底发行完毕,一共发行22次。

特别国债,是特殊用途的国债,一般不计入赤字。历史上,我国已发行过3次特别国债,分别为1998年、2007年和2020年。

国债影响

有了国债这个神器,将来就不靠房地产了吗?

当然不是。

国债、地方债加起来占GDP的比重,是有上限的,如果突破了警戒线,国际评级机构就会下调主权信用评级,冲击金融稳定。

未来展望

最终,房地产还是要王者归来,发挥征税神器的作用。国债、地方债也会变得重要,但搞多了就会影响主权信用评级、汇率就会贬值。

国债、地方债越来越多,将来怎么办?其实不用怎么办,只要控制好占GDP的比重就行,总额会不断增加,通过发行新债还旧债,一路把雪球滚下去就可以了。

说白了:内债不是债,只要别过度就好。

让我们等降准吧。

```